.
一直很奇怪,很難找到關于釣魚島的高清圖片,原因在于:幾十年來,除了港臺保釣人士冒死登陸過幾次釣魚島,再沒有中國人登陸過,而且保釣人士
陳毓祥不幸犧牲。這次海監(jiān)船算是大陸最近靠近釣魚島了,離島還有將近7、8公里。
從網(wǎng)上搜集了一些釣魚島的圖片,可能大部分都是日本人拍攝的。
1996年9月22日由陳毓祥("全球保釣華人聯(lián)盟"首領)帶領的香港抗議者,乘坐一艘2800噸的貨輪"保釣號"開始了他們?yōu)槠谌斓尼瀺u之行。他們的任務是毀掉日本右翼分子前不久在釣魚島上豎起的燈塔,并在島上重新樹立中國的國旗,以確立中國的主權(quán)。9月26日"保釣號"到達釣魚島,香港保釣領袖陳毓祥率領五位突擊隊員穿上救生衣,躍身入海游向釣魚島,因腳部被繩索纏繞,陳毓祥溺水不幸犧牲。
[attach]261179[/attach]
[attach]261180[/attach]
[attach]261181[/attach]
[attach]261182[/attach]
[attach]261183[/attach]
[attach]261184[/attach]
[attach]261185[/attach]
[attach]261186[/attach]
[attach]261187[/attach]
[attach]261188[/attach]
釣魚島
釣魚島面積居八小島之冠,約4.3平方公里,島上基巖裸露,尖峰突起,土層基薄,缺乏淡水。山茶、棕櫚、馬齒莧隨處可見,仙人掌遍地叢生。這些植物顯然為了適應海上強風的自然環(huán)境,都長得又矮又粗壯,其中很多便是名貴藥材。有一種叫海芙蓉的海草,生長在沿岸的巖石縫中,是防治風濕癥和高血壓的良藥。我國沿海采藥者有不少人祖輩在釣魚臺諸島采摘中草藥。
黃尾嶼
位于釣魚島東北的黃尾嶼,陡巖峭壁,屹立于海中,成千上萬的海鳥棲居在這里,每年4-5月間,成群的海鳥幾乎遮住了黃尾嶼的天空。海鳥在黃尾嶼產(chǎn)卵,數(shù)量極為驚人,登岸撿拾鳥蛋者,俯拾即得。海鳥因甚少與人接近,人亦少在此狩獵,故鳥不怕人,捕捉極為容易。黃尾嶼因鳥多,又稱為“鳥島”。 釣魚島一帶是太平洋的海鳥棲身所,可是海鳥好似有兩個不同的家族,只分別棲身在黃尾嶼和北小島上,而居中的釣魚島僅是兩島之間的停留站。白天兩島的海鳥各自離島覓食,疲倦時便在釣魚島上休息,一到傍晚,便各自飛返自己棲身的黃尾嶼與北小島。
黃尾嶼除鳥多外,還有豐富的海產(chǎn)。這里的龍蝦特別肥大,最大的甚至有鴨子那么大。島上另一著名的生物是蜈蚣,它們身長約20-30厘米,有紅色、黑色兩種,都生長在陰暗的石縫中,在陽光下行走時,閃閃發(fā)光。
北小島
又稱為鳥島。位于中國釣魚島以東約5千米處。寬約540米,長約880
米,周長約3.2公里,面積0.31平方千米。與南小島,目前為無人居住的島嶼 。1996年7月14日,日本好戰(zhàn)人士在北小島設置了一座燈塔。2012年3月,日本將釣魚島附近的“北小島”劃為國有財產(chǎn)。[5]
南小島
又稱為蛇島。面積約0.4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39m。[6]南小島蛇多,簡直遍布全島,最大的有碗口粗,最小的則如小手指頭細。蛇的顏色一 般以黃色、黑色居多,但都是無毒的。南小島也許由于蛇太多,鳥類竟然絕跡。從遠處海面望去,平坦的沙灘,綿延100余米,與另一處高達300米的陡峭山坡相接,組成一個氣勢雄偉、景色壯麗、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觀,目前無人居住。此外,釣魚諸島由于風力太大,又缺乏淡水,因而沒有蚊蟲。
北小島和南小島孤懸于海中,兩島相隔約200m,古時合稱橄欖山。與釣魚島組成一個天然的“蛇島海峽“。就地形觀察,它們原為一個島嶼,后因斷裂活動,地塹陷落,一島分裂為二。雖然同源,但它們卻各有特色。北小島以鳥多著名。南小島則以蛇多著稱,南北小島之間的海峽長約150m。在東海風浪大時,中國臺灣、福建一帶漁民會將船只駛于此一海峽以避風浪。
赤尾嶼
赤尾嶼是釣魚臺列島最東端的島嶼。其地理位置位于東經(jīng)124°34′09〞~124°33′50〞,北緯25°53′54〞~25°54′06〞,面積為0.0609平方公里。亦稱赤嶼、赤坎嶼、赤尾山、赤尾島、赤尾礁。
北嶼
原名大北小島,是臺灣島附屬島嶼東北諸島的東段島鏈釣魚臺列島的組成部分,位于釣魚島東北約6千米處,行政上隸屬于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zhèn)。大北小島和北小島同為釣魚島群島8大主島之一,由于名稱上有所混淆,2012年3月3日,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國家海洋局對中國海域海島進行了名稱標準化處理。經(jīng)****批準,中國國家海洋局、民政部現(xiàn)將大北小島的標準名稱定為北嶼。
南嶼
原名大南小島,是臺灣島附屬島嶼東北諸島的東段島鏈釣魚臺列島的組成部分,位于釣魚島東北約7.4千米處,行政上隸屬于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zhèn)。也稱蛇島,因該島上多蛇而得此名,該島嶼目前無人居住。大南小島和南小島同為釣魚島群島8大主島之一,由于名稱上有所混淆,2012年3月3日,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國家海洋局對中國海域海島進行了名稱標準化處理。經(jīng)****批準,國家海洋局、民政部現(xiàn)將大南小島的標準名稱定為南嶼。[8]
飛嶼
原名飛瀨島,釣魚島列島8個小島之一,也是最小的一個,面積為0.00
08平方公里,無人島,位于福建正東,臺灣東北,東經(jīng)123°-124°34′,北緯25°40′-26°左右,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處在我國陸地領土自然延伸的大陸架上,以沖繩海溝與琉球群島相隔,周邊海域為新三紀沉積盆地,富藏石油。臺灣島附屬島嶼。行政上隸屬于中國臺灣宜蘭縣頭城鎮(zhèn),郵編為290。2012年3月3日,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國家海洋局對中國海域海島進行了名稱標準化處理。經(jīng)****批準,國家海洋局、民政部現(xiàn)將飛瀨島的標準名稱定為飛嶼。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wǎng)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wǎng)白皮書》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wǎng)白皮書》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tǒng)架構(gò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