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的7個傳輸模式中6 個分別應用了四種MIMO技術方案:傳輸分集(TD),波束賦型(Beamforming),空間復用(SM),多用戶MIMO(MU-MIMO):
1. 為普通單天線傳輸模式。
2. TransmitDiversity 模式:分2發(fā)送天線的SFBC,和4發(fā)送天線的SFBC+FSTD兩種方案。
2發(fā)送天線的SFBC : SFBC是由STBC(Space Time Block Code)演變而來,由于OFDM一個slot的符號數(shù)為奇數(shù),因此不適于使用STBC,但頻域資源是以RB=12個子載波來分配的,因此可以用連續(xù)兩個子載波來代替連續(xù)兩個時域符號,從而組成SFBC。
而當使用4發(fā)送天線時,SFBC+FSTD(Frequency Switched Transmit Diversity)被采用。
3. SM-open loop,UE僅僅反饋信道的RI(Rank Indicator)。此時基站會使用CDD(Cycle Delay Diversity)技術。
4. SM-close loop,UE根據(jù)信道估計的結果反饋合適的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如利用系統(tǒng)容量最大計算合適的PMI)
5. MU-MIMO,該方案將相同的時頻資源通過空分,分配給不同的用戶。
6. close loop rank1——SM or BF,UE反饋信道信息使得基站選擇合適的Precoding。
7. UE Special RS——BF,和BeamForming的前一種方式不同,這種方式無需UE反饋信道信息,而是基站通過上行信號進行方向估計,并在下行信號中插入UE Special RS。基站可以讓UE匯報UE Special RS估計出的CQI。
空間復用是為了提高傳輸數(shù)據(jù)數(shù)量,基于多碼字的同時傳輸,即多個相互獨立的數(shù)據(jù)流通過映射到不同的層,再由不同的天線發(fā)送出去。碼字數(shù)量與天線數(shù)量未必一致。(當然天線數(shù)量>=碼字數(shù)量)。
傳輸分集主要用于提高信號傳輸?shù)目煽啃,例如采用空時編碼(STC)、循環(huán)延時分集(CDD)及天線切換分集等,LTE中用的比較多的是SFBC編碼。
傳輸分集(TM2)用來提高信號傳輸?shù)目煽啃,主要是針對小區(qū)邊緣用戶,TM3,TM4主要是針對小區(qū)中央的用戶,提高峰值速率。MU-MIMO是為了提高吞吐量,用于小區(qū)中的業(yè)務密集區(qū)。TM6,TM7是用于增強小區(qū)覆蓋,也是用于邊緣用戶。不過6是針對FDD,7是針對TDD而已。
...........篇幅有限,更多精彩請關注下方

LTE-MIMO-模式的學習理解.pdf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wǎng)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wǎng)白皮書》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wǎng)白皮書》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tǒng)架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