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TE的上、下行使用了OFDMA/SC-FDMA多址接入技術,用正交子載波區(qū)分不同的用戶,即為小區(qū)內不同用戶分配不同的時頻資源,因此小區(qū)內不同用戶之間的干擾就可以基本消除。但是由于LTE是同頻組網,位于相鄰小區(qū)的兩個用戶完全可能使用相同的時頻資源塊,從而相互之間產生干擾,這被稱為小區(qū)間干擾(Inter Carrier Interference, ICI)。
假設處于eNodeB 1的邊緣的UE 1正在上行鏈路發(fā)送數據,而在eNodeB 2的覆蓋范圍內的UE 2正用和UE 1相同的時頻資源在上行鏈路上傳數據,于是UE1就成了UE2的干擾源。
同樣,假設處于eNodeB 1的邊緣的UE 1正在接收下行鏈路的數據,而在eNodeB 2的覆蓋范圍內的UE 2也在下行鏈路用和UE 1相同的時頻資源接收數據,于是eNodeB 1的信號會干擾UE 2,而eNodeB 2的信號會干擾UE 1。
小區(qū)間的干擾控制技術主要包括:
(1)干擾消除技術(IC,Interference Cancelation);
(2)小區(qū)間干擾協(xié)調技術(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3)干擾隨機化技術
另外,智能天線技術和功率控制技術也可以作為小區(qū)間干擾抑制技術的補充。
干擾隨機化技術不是消除干擾,而是將干擾白噪聲化。方法包括:加擾(Scrambling)、交織多址(Interleaving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DMA)和調頻(Frequency Hopping)等。
干擾刪除技術(IC)就是將本小區(qū)和同頻鄰區(qū)的信號都進行解調和解碼,利用小區(qū)間干擾的相關性,將各自的干擾信號、有用信號加以分離。小區(qū)間干擾刪除技術(IC)允許相鄰小區(qū)的用戶使用同樣的時、頻資源,可以支持徹底的同頻組網。
.........篇幅有限,更多精彩請關注下方
LTE小區(qū)間干擾協(xié)調(ICIC)策略.pdf
(勾選中文件為要刪除文件)
您即將訪問的地址是其它網站的內容,MSCBSC將不再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負責,請自行判斷是否繼續(xù)前往
繼續(xù)訪問 取消訪問,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