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解釋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協議是一種相對古老,在小型以及同介質網絡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的一種路由協議。RIP 采用距離向量算法,是一種距離向量協議。RIP在RFC 1058文檔中定義。 RIP使用UDP報文交換路由信息,UDP端口號為520。通常情況下RIPv1報文為廣播報文;而RIPv2報文為組播報文,組播地址為224.0.0.9。RIP每隔30 秒向外發(fā)送一次更新報文。如果設備經過180 秒沒有收到來自對端的路由更新報文則將所有來自此設備的路由信息標志為不可達,若在240 秒內仍未收到更新報文就將這些路由從路由表中刪除。 RIP 使用跳數來衡量到達目的地的距離,稱為路由量度。在RIP 中,設備到與它直接相連網絡的跳數為0;通過一個設備可達的網絡的跳數為1 ,其余依此類推;不可達網絡的跳數為16。 RIPv2——RIP版本2 RFC 1388 [Malkin 1993a]中對R I P定義進行了擴充,通常稱其結果為RIP-2。這些擴充并不改變協議本身,而是利用RIPv1中的一些標注為“必須為0”的字段來傳遞一些額外的信息。如果RIP忽略這些必須為0的字段,那么,RIP和RIP-2可以互操作。 選路域(routing domain)是一個選路守護程序的標識符,它指出了這個數據報的所有者。在一個Unix實現中,它可以是選路守護程序的進程號。該域允許管理者在單個路由器上運行多個RIP實例,每個實例在一個選路域內運行。 選路標記(routing tag)是為了支持外部網關協議而存在的。它攜帶著一個EGP和BGP的自治系統號。 每個表項的子網掩碼應用于相應的I P地址上。下一站I P地址指明發(fā)往目的I P地址的報文該發(fā)往哪里。該字段為0意味著發(fā)往目的地址的報文應該發(fā)給發(fā)送RIP報文的系統。 RIP-2提供了一種簡單的鑒別機制。可以指定RIP報文的前20字節(jié)表項地址系列為0xffff,路由標記為2。表項中的其余16字節(jié)包含一個明文口令。 最后,RIP-2除了廣播外,還支持多播。這可以減少不收聽RIP-2報文的主機的負載。
移動通信網 | 通信人才網 | 更新日志 | 團隊博客 | 免責聲明 | 關于詞典 |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