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張林報道:廣東擬規(guī)定電信用戶必須“實名制”,并給出一定期限進行補登記,否則將暫;蚪K止服務。昨日,廣東省法制辦就《關于落實電信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制度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
意見稿要求,電信業(yè)務經營者為電信用戶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互聯網寬帶、無線上網卡的裝機、移機、開戶、過戶以及補換卡、修改密碼、訂購或者更改資費套餐等電信業(yè)務手續(xù),應當要求用戶出示有效證件,查驗并登記或者補登記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
電信業(yè)務經營者登記個人用戶真實身份信息時,應當出示有效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臨時居民身份證或者戶口簿;軍人身份證件、武警身份證件;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者其他有效旅行證件;外國公民護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等規(guī)定的其他有效身份證件。
委托他人辦理個人電信業(yè)務手續(xù)的,電信業(yè)務經營者應當要求受委托人同時出示本人和委托人的有效證件,查驗并登記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電信業(yè)務經營者應當自本決定施行之日起兩個月內通過電話、短信息、書面函件或者公告等形式,通知已經在網但尚未登記真實身份信息或者登記信息不完整、不準確的用戶補辦登記手續(xù),并應當為電信用戶補登記提供簡便快捷的服務。對本決定施行之日起滿3個月未補登記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電信業(yè)務經營者應當催告其10日內補辦;催告期滿仍未補辦的,暫停提供電信服務;自暫停提供電信服務之日起滿3個月仍未補辦的,終止提供電信服務。
電信業(yè)務經營者按照本決定暫停電信服務期間,不得向用戶收取服務費用;終止電信服務的,應當簡便快捷退還用戶預存的剩余費用。
提速降費進入倒計時
流量不清零仍需等待
網傳電信“流量不清零”,官方回應稱未接到通知
羊城晚報訊記者程行歡報道:一則關于“中國電信10月1日起套餐流量不清零”的消息近日在微博上瘋傳。這份網友曬出的截圖顯示,“電信用戶10月開始套內流量可延至下個月使用”。但電信方面很快澄清,未接到通知。不過,消息的傳播表明消費者對“流量不清零”呼聲高企。但業(yè)內有專家卻表示,“流量不清零”表面對用戶有利,卻掩蓋了一些問題。
新套餐推出用戶不買賬
工信部今年7月在國新辦發(fā)布會上公開表示,預計10月底前完成2000萬戶使用銅線接入固定寬帶用戶的免費提速,年內完成惠及4600萬戶使用光纖接入的固定寬帶用戶、200萬戶使用專線接入的小微企業(yè)用戶的提速。而對普通消費者呼聲最高的移動寬帶的降價問題,推動企業(yè)在各省陸續(xù)下調資費,計劃10月底前完成全國范圍調整,預計50Mbps和100Mbps平均降幅超過30%,20Mbps平均降幅超過20%。在移動通信資費方面,要推動企業(yè)推出優(yōu)惠的流量套餐和大幅下調國際漫游流量資費。
隨著時間的推進,提速信號不斷傳來,但降價舉措卻被消費者屢屢認為“缺乏誠意”。例如,昨日廣東移動宣布,新推一款流量年包產品優(yōu)惠,分別將每月1個G、2個G流量包價格最低降至22.5元、37.5元,與同檔次的流量疊加包相比直接降價50%左右。移動方面表示,流量年包產品是一種上網疊加包,收費模式與寬帶包年類似,用戶一次性繳納產品費用,就能以相比普通疊加包更優(yōu)惠的價格使用上網服務。此次推出的2016年流量年包產品分為兩檔,原本每月50元1個G、70元2個G的流量包,一年的價格分別降到360元(平均每月30元)、600元(平均每月50元),辦理年包后一年的流量支出將減少240元。但有消費者認為,又采用新套餐的模式還不如直接降價單月費用,并實現“流量不清零”來得實際。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降幅舉措投入市場后,卻沒有引起消費者的興趣!疤撞头N類太多、同一款套餐內包含檔次太多,表面看用戶有了更多選擇權,實際卻更不知選擇哪一類了。”
“不清零”或惡化用戶體驗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月套餐“流量不清零”,或者說是“可零成本結轉下月(轉贈他人)”,打破了運營商的原有套餐“契約”,作為短期促銷可以,如果長期使用實際上是打破了運營商原有的套餐結構。而對消費者來說,面對如此多的選擇,未申請?zhí)撞蜆藴寿Y費及套餐外資費明顯偏高,導致套餐內外資費差距巨大,用戶超出套餐后不敢多用,有剩余時又覺得吃虧;同時套餐中捆綁多項業(yè)務,用戶很容易出現“語音用不完,流量不夠用”(或相反)的現象,這些問題都將會惡化用戶體驗,即便運營商多次以各種形式降價,仍可能被消費者認為“誠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