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警方四個月抓獲268名“偽基站”犯罪嫌疑人
調查原因:今年2月20日至6月30日,上海警方共抓獲涉“偽基站”犯罪嫌疑人268名,涉及24個團伙。調查發(fā)現(xiàn):“偽基站”犯罪出現(xiàn)機動性增強的新趨勢;“偽基站”設備更小,能藏在雙肩包中隨時發(fā)送信息,隱蔽性更強;違法成本低、處罰力度弱導致“偽基站”犯罪屢禁不止。
房東要你轉賬?銀行提醒你密碼過期?這樣的短信,很可能來自“偽基站”。而這樣的“偽基站”可能在人流密集的大街上,或者是緩慢行駛的車中。近期,在上海警方破獲的案件中,“偽基站”設備出現(xiàn)升級版,只有機頂盒大小,能藏在雙肩包中,隨時發(fā)送信息。
業(yè)內人士認為,部分非法人員利用“偽基站”發(fā)送垃圾廣告、詐騙短信,但相關法律打擊力度不夠,違法成本低,導致“偽基站”屢禁不止。因此,需要研究適合無線電通訊的新的法律條文,增加違法成本。
機動性增強
今年4月9日,瑞金二路派出所民警在淮海中路茂名南路附近巡邏,發(fā)現(xiàn)一輛外地牌照面包車停在一家電影院門口,沒有熄火。兩個小時后,在淮海中路陜西南路口,民警再次發(fā)現(xiàn)這輛面包車。駕駛員坐在車里,副駕駛上放著一個電腦。民警上前盤查,發(fā)現(xiàn)車輛后排座位上覆蓋著一個紙板箱。民警揭開紙箱后,“偽基站”的發(fā)射臺、天線、變壓器、電瓶全部暴露。嫌疑男子隨即被帶入派出所,他交代,自己專門幫人發(fā)送車載廣告,共為兩家公司發(fā)送廣告,3000元一天。
記者了解到,利用“偽基站”發(fā)送非法廣告和詐騙信息已經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的生財之道,甚至還出現(xiàn)了專門利用“偽基站”設備發(fā)送各類違法信息的人群。警方查實的多起案件顯示,對“偽基站”需求量最大的是房地產業(yè),特別是新開樓盤項目,會專門找“偽基站”,投入資金發(fā)送短信廣告。
記者從上海警方獲悉,今年以來,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9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對“偽基站”犯罪開展嚴打。2月20日至6月30日,上海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68名,其中涉及24個團伙,查獲“偽基站”設備165套。
警方介紹,目前“偽基站”出現(xiàn)機動性增強的新趨勢,設備由原來相對固定在住宅或商務樓演變?yōu)榘惭b在汽車、電瓶車等移動設備上,可在移動中發(fā)送違法信息。
對此,警方利用“偽基站預警監(jiān)測平臺”打擊“偽基站”犯罪。自3月25日上海市“偽基站預警監(jiān)測平臺”上線后,開展了“線上線下”實時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實時聯(lián)動打擊工作。截至上半年,上海警方依托該預警監(jiān)測平臺,抓獲使用“偽基站”發(fā)送廣告的犯罪嫌疑人53人,查獲“偽基站”設備35套。
設備小型化
今年5月初,有市民向警方舉報稱,接連收到冒充房東的詐騙短信:“你好,我是房東,號碼已換成這個,有事打這個,另外以后房租請打到我愛人卡上,工行621258240340434××××王燕!本秸{查發(fā)現(xiàn)已有12名被害人上當,被騙總計約8萬元。
5月28日,根據線索,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民警趕赴黃浦區(qū)貴州路,在一小旅館內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查獲兩套用于群發(fā)短信的智能手機、機箱、電池等設備。警方調查發(fā)現(xiàn),這4名湖南籍女子4月19日到上海后,每天兩人一檔,從寶山的住地出發(fā),乘坐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來到人民廣場、南京路、豫園等人流密集的地區(qū)開啟設備,通過“偽基站”發(fā)送以房東換卡之名要求匯款的詐騙短信。一旦有被害人上當受騙,在湖南婁底、雙峰的嫌疑人立即在當地銀行的ATM機上將錢取走。
令偵查員想不到的是,過去比較大的“偽基站”設備,如今竟只有一個移動電源大小,被放置在嫌疑人的雙肩包內,十分隱蔽!八麄兊脑O備非常小,不用天線,就放在雙肩包內,走在路上根本沒有人會懷疑到他們!眳⑴c偵破此案的寶山分局偵查員說。
在另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所用的“偽基站”設備是自主開發(fā)產品,制造者還是某知名網絡公司銷售總監(jiān)!斑@套設備內設儲存卡,無需網線。可以說是高度集成、便于操作,隱蔽性和保密性很強。”偵辦此案的民警說。
處罰力度不夠
據了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于依法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偽基站”設備案件的意見》第二條規(guī)定:非法使用“偽基站”設備干擾公用電信網絡信號,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以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構成虛假廣告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除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guī)定外,利用“偽基站”設備實施詐騙等其他犯罪行為,同時構成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
盡管公安機關不斷加大打擊“偽基站”的力度,但“偽基站”仍屢禁不止。問題還是出在違法成本太低上。在去年的上海首例“偽基站”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偽基站”發(fā)送特賣會廣告,首次被查僅受到設備暫扣的行政處罰,而后兩人繼續(xù)使用另一套設備再次被抓后,才因涉嫌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被批捕。
通信專家表示,目前,我們面臨很多利用無線電新型違法問題。按照現(xiàn)行的法律條文,只能沒收“偽基站”設施,罰款5000元到兩萬元,違法分子被放出來后又可以購買新的設備。因此,要加大對“偽基站”的打擊力度,需要研究適合無線電通訊的新的法律條文,增加違法成本。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郎勝表示,目前根據無線電管理條例和電信管理條例可以進行處罰,但在力度上有待加強!皞位尽笔峭ㄓ嵄容^發(fā)達之后出現(xiàn)的新情況,之前的法律條文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