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自2012年至2016年,陜西聯通除了西安聯通之外,其余的九個地市分公司都進行了業(yè)績造假,陜西聯通原總經理謝國慶等73名涉事人員被處理。
前段時間,我們曾發(fā)布過一篇《運營商員工借高利貸沖KPI,結果悲劇了!》,內容主要是中國電信員工劉鷹為給公司沖KPI去貸款,資金沒及時收回到位,不能及時還債,所以公司名義借高利貸。結果鋃鐺入獄四年。
而近日,運營商再次爆出因KPI而產生的“系統(tǒng)業(yè)績造假”問題,導致了73名涉事人員被處理。曾幾何時,KPI成了犯罪的借口?這難道不是悲哀嗎?
此次,發(fā)生事件的主角是中國聯通陜西分公司,發(fā)生的業(yè)績造假問題稱之為“系統(tǒng)業(yè)績造假”,稱其“性質之惡劣、后果之嚴重,在中國聯通歷史上是沒有過的”!
處于市場劣勢的中國聯通部分地市公司盲目追求高業(yè)績,為此不惜“系統(tǒng)性虛增收入”。4月11日,中國聯通內部通報了陜西聯通業(yè)績造假事宜,陜西聯通原總經理謝國慶等73名涉事人員被處理。 根據中國聯通內部文件,2012年以來,陜西聯通多個地市分公司在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引導下,通過各種手段利用虛擬現金交費的方式虛增收入。 經調查,中國聯通認定陜西聯通多個地市業(yè)績造假是有組織地行為。大體過程為:根據市分公司主要負責人的決策,業(yè)務部門每月底根據當月收入實際完成情況和收入預算等指標之間存在的缺口,確定虛假收入數額。經市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同意后,相關部門相互配合,由市場營銷部門、信息化部門違規(guī)通過各種手段虛增收入,財務部門違規(guī)對虛列的應收賬款進行賬務處理,造成大量虛假收入、虛假利潤和虛假資產。 整體來看,自2012年至2016年,陜西聯通除了西安聯通之外,其余的九個地市分公司都進行了業(yè)績造假,數額巨大、性質惡劣。 中國聯通特別指出銅川聯通、榆林聯通、漢中聯通三個地市分公司造假“情況十分嚴重”。具體來看,銅川聯通原總經理郭玉峰自2011年起即進行業(yè)績造假;馬玉琨任銅川聯通、榆林聯通主要負責人期間,虛增的虛假收入金額超過此次九個地市公司查實虛假總收入的17%;雍芳任漢中聯通主要負責人期間,虛假收入占其同期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 中國聯通并未在通報中明確虛增業(yè)績的總金額。多位中國聯通集團人士透露,4月10日,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內部講課時提及,年收入50億元的陜西聯通,(5年之間)竟然有18億元的收入造假。一位中國聯通內部人士稱,“聯通高層對此痛心疾首。” 五年之間18億的業(yè)績是虛造粗來的。! “陜西聯通原主要負責人及一些領導無視客觀規(guī)律,盲目追求高增長,出臺不切實際的預算指標和考核辦法,是大面積業(yè)績造假的重要誘因!甭撏ㄒ恍┦ ⑹蟹止镜念I導好大喜功,為了追求個人榮譽和局部利益,置黨紀企規(guī)于不顧,什么紅燈都敢闖,最終發(fā)展到有組織造假并大面積蔓延的地步。 2015年,陜西聯通收入市場份額位列中國聯通南方21個。▍^(qū)、市)第3位,利潤同比增長近50%,尤其是集團客戶收入保持高速增長,寬帶社會化合作形成規(guī)模。2015年,陜西聯通還入選陜西百強企業(yè),排名34位。這也是繼2013年以來,陜西聯通連續(xù)三年入選全省百強企業(yè)。 據傳2016年中旬,原陜西聯通總經理謝國慶轉任中國聯通集團客戶部總經理,可能也受當時陜西聯通業(yè)績向好影響。 中國聯通表示,由于虛假業(yè)績無法通過正常發(fā)展“消化”,只能不斷用新的造假彌補舊的“缺口”。2014年以后,在成本壓降、營改增以及營銷模式轉型的背景下,陜西聯通虛假業(yè)績的“缺口”越來越大,造假總量也越滾越大,最終成為企業(yè)的沉重包袱,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中的劣勢地位。 中國聯通已經對參與業(yè)績造假的謝國慶、34名三級干部、38名中層干部進行了嚴肅處理,包括免職、行政警告處分、扣除績效工資等。對于陜西聯通時任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部門管理人員因業(yè)績造假所獲得的各種榮譽及不當得利全部追回。調崗人員也通過組織程序進行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