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內設吸金陷阱 運營商成背后操盤人

手機內設吸金陷阱運營商成背后操盤人

  端午節(jié)的粽子香讓人們沉浸其中,雖然小假期人們過得十分愜意,但是各種各樣的陷阱依然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王女士原本打算利用這個假期去看看父母,誰知,在華強北買的手機在使用中卻被莫名奇妙地亂扣費,令她氣憤不已。雖然中國移動已經明令禁止SP不能和山寨合作,但是手機陷阱卻依然屢禁不止。

  內容供應商利用手機掘金

  是什么讓手機成了一個巨大的陷阱呢?當然是利益。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深圳已經是全球生產手機的重鎮(zhèn)。目前深圳手機生產商有近百家,其中不少都是知名品牌,2009年產量高達5億部。據(jù)來自企業(yè)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TCL、康佳、創(chuàng)維、中興、華為、金立、國乾等深圳20多家國產品牌,外銷也保持旺盛,以富士康為代表,其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代工手機年產超過3000多萬部;三星深圳基地年生產手機2000萬部;飛利浦手機深圳基地的年生產能力也超過2000萬部。這么龐大的硬件生產為手機內容供應商掘金創(chuàng)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據(jù)工業(yè)信息部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我國的手機用戶已經高達7.8億,僅深圳的手機用戶就超過2000萬,按照這些用戶平均一年半更換一部手機,這將是非常龐大的一個市場。

  僅就手機游戲一項,深圳快樂風手機游戲公司的總經理肖健給記者算了一筆這樣的賬,2009年,國產手機游戲每個月可達到5000萬元左右的銷售額,一年以50%以上的速度在遞增,假如該公司的游戲每下載一次需要付費3元~5元,游戲裝備在1元左右,按照全國7.8億手機用戶來計算,只要百分之一的用戶購買了手機游戲,就會帶來超過3000萬元的銷售,不能不說是個十分良好的市場。不過也正是這個市場被很多利欲熏心的人看中,在手機中設定了很多陷阱,只要用戶不小心點擊,就被騙扣費。

  手機亂扣費主要通過三種途徑

  來自運營商的調查顯示,目前,手機亂扣費陷阱主要有三種途徑,即語音類、短信類和夢網類。所謂語音類,多半為用類似熟人的口吻發(fā)送短信,例如:“很久沒有見面,你想我嗎?”騙取用戶撥打聲訊臺,費用極其高昂;其次是短信,普通信息傳送接入號,如電視上隨處可見的鼓動你發(fā)送×××到×××,什么“如果不把這個短信轉發(fā)給十個人,全家死光光之類的”;還有一種就是夢網,多半內置到手機上,通過網絡登錄頁面、彩信等實現(xiàn)扣費。

  知道了以上途徑,我們來看看扣費的形式有哪些。一種是計時收費;一種是點播,即按條(次)收費;還有一種是訂閱,即包月。人們正是通過這樣的陷阱莫名其妙地被“吸金”。

  手機成扣費陷阱的第一載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寨手機生產商告訴記者,現(xiàn)在山寨手機的出廠價越來越便宜,有的甚至在200元以下,一臺手機的利潤就是幾元錢,在硬件等成本已經無法再降的情況下,手機扣費就成了一個出路,所以基本上山寨廠商都會采取這種辦法。甚至一些國產品牌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舉個例子,有些內容供應商在手機桌面出現(xiàn)的圖標,每一個最少要給手機生產商三五元,而一些扣費的軟件甚至和手機生產商簽訂了分成的協(xié)議,這些軟件所產生的費用至少有10%以上是給手機生產商的,這些利潤遠遠大于手機銷售的利潤,所以手機生產商當然愿意與內容供應商合作了。

  如今,手機是扣費陷阱的第一載體。手機可以通話、可以上網、可以發(fā)短信。自從國家放開手機牌照管制以及降低手機技術門檻后,手機成為非常普通的大眾消費品。以前,SP主要在WAP網站上做手腳,用一些引誘性質的內容誤導用戶登錄其收費頁面而不知不覺點播或者訂閱了增值服務。手機上網不同于電腦寬帶上網,寬帶運營商(如中國電信)是公平的,他們明碼標價,只收寬帶費,無論是計時的還是包月的,或者其它什么套餐。用戶在使用電腦上網時,登錄任何界面,都不會被運營商多扣費。但是手機應用則不然,只要一點擊,不但有流量費用,還要支付高額的增值業(yè)務費用。

  這位業(yè)內人士還告訴記者, 靠手機WAP網站頁面設置陷阱,畢竟不是那么容易能讓用戶上當。于是,聰明絕頂?shù)腟P們想到了手機。SP給手機生產商錢,在里面加載SP軟件或菜單。并且,這些軟件顯示在手機里的內容是可以隨意修改的,內容也可以在線更新,故而帶有非常大的欺騙性。只要用戶按到了相應菜單,則自動撥打聲訊臺或者發(fā)送上行SP接入號短信或者連接網絡,由此陷入SP的陷阱。

  記者日前在華強北調查時發(fā)現(xiàn),手機扣費軟件、菜單已經到了猖獗的地步。國外品牌的手機主要設置專用的上網鍵或上網菜單(有的也是運營商要求的),提供一些圖鈴、訊息、軟件等,有些收費,有些免費,被扣費的現(xiàn)象并不嚴重。國產品牌手機(信產部掛網的合法手機)和SP合作已經是很普遍的,大多加載有扣費軟件、菜單,不同的只是多與少的問題。最厲害的就是黑手機,由于黑手機(大多也打著國產品牌的旗號,包裝、貼紙、保修卡等都有品牌信息,但是是假的)更加缺乏監(jiān)管,所以問題也就更加嚴重。

  此外,業(yè)內人士表示,在國內很多國產名牌都有給其他手機生產商貼牌的現(xiàn)象,例如“某科”的貼牌費用只有15萬元左右,這么低廉的價格,當然讓很多手機廠家的門檻大大降低,也讓山寨穿上了更容易騙人的外衣。

  運營商才是陷阱背后的操盤人

  到底是誰締造了手機扣費陷阱?記者發(fā)現(xiàn)所有的手機陷阱必須要取得SP資格,也就是運營商承認的增值服務供應商,任何SP提供的增值服務都必須通過運營商的許可。沒有運營商,SP根本沒有可乘之機。也就是說如果所有的費用都是通過運營商的收費,然后才能和SP分成,雖然在運營商口中SP是罪魁禍首,但實際上SP的分工主要是設置扣費陷阱、同運營商簽訂協(xié)議和確定分層方案,最后就是手機廠商(包括地下作坊)。由于現(xiàn)在成了SP眼中的搖錢樹,有利可圖,自然也就樂于加入這個“集團”。

  運營商、SP、廠商,三者以提供增值服務為名,大肆斂財。絕大多數(shù)的SP服務,都是對用戶沒有任何用途的東西。即使得到了一個圖片,一個鈴聲,至于為此去支付高昂的費用嗎?當然,用戶肯定不愿意,所以,搶劫的陷阱都是在人們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發(fā)生的。

  記者在隨后調查的10個用戶中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使用SP的都是被“暴力劫持”或者欺騙的。而一般來講,SP的增值服務如果要成功收費,是需要用戶來確認的(如發(fā)送短信或者按確認等),這樣的欺騙手段相對還不是那么殘暴,最令人發(fā)指的是,現(xiàn)在已經發(fā)展到點擊SP菜單立刻就被扣費的地步。

  亂扣費屬于

  違法行為

  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方征律師接受記者采訪時告訴記者,所有的SP收費都是運營商完成的。他們叫“代收”。代收,是完全可以的,但問題是,是否得到用戶的授權。日常生活中的水電費、煤氣費,市民習慣開個賬戶,讓銀行每月代收。這是人們授權給銀行的,合理合法?墒,市民和運營商有簽過任何授權協(xié)議嗎?沒有。運營商的說法是:你向××接入號發(fā)送了信息,或者你在WAP點擊了××內容,無恥的托辭,他們只是代收費,但是銀行是不收取這代收費分成的,但是運營商則不然。實際上已經違反了法律,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當年移動夢網曾經是創(chuàng)業(yè)者的樂園,但是因為市場誠信失敗,導致原本很好的創(chuàng)業(yè)模式成為明日黃花,今年移動互聯(lián)網的用戶已經超過2億,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手機上網,手機應用將成井噴之勢,這也將是運營商增長的新趨勢,但是如果不吸取夢網的經驗,很可能將移動互聯(lián)網變成第二個殺雞取卵之地。

  ■術語解釋

  SP:增值服務提供商

  WAP:通俗理解即為手機上網

  GPRS(EDGE):通用無線分組業(yè)務。手機上網的技術方式

  網絡運營商:即移動、聯(lián)通、電信

  接入號:SP在運營商獲得的增值服務號碼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業(yè)界最新資訊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