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我國通信網絡建設比日本好

  近日,日本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出現大型網絡故障,事后,DoCoMo公司出人意料地炮轟Android系統(tǒng),稱Android應用對其移動網絡造成巨大壓力。難道全球約2億Android用戶將成為運營商的潛在威脅?Android有難,難道iOS就能獨善其身?《IT時報》記者采訪數位業(yè)界權威專家,解讀其中門道。

  IT時報記者 王家書 王昕 圖 CFP

  特約嘉賓

  蔡孟波 華為無線網絡業(yè)務部MKT副總裁

  劉 羽 野村綜研(上海)通信戰(zhàn)略部總監(jiān)

  付 亮 電信獨立分析師

  新聞回放

  1月25日,日本最大的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發(fā)生交換機故障,從上午8時26分到下午13時08分,252萬用戶經歷了語音和數據服務中斷。而這類事件在半年內已經發(fā)生了近5次。

  根據NTT DoCoMO 的調查,一款用于免費語音通話的Android應用頻繁向核心網設備發(fā)送控制命令,造成設備的無法響應乃至癱瘓,從而引起網絡中斷。日本《讀賣新聞》也報道稱,一些Android應用即便沒有處于使用狀態(tài),也會每過三五分鐘就發(fā)送一下控制信號,其頻率是傳統(tǒng)手機的10倍,給運營商的網絡造成了額外的壓力。

  事后,DoCoMo準備要求谷歌對Android做出改進,減少Android手機發(fā)射控制信號的頻率,因為如果經常出現服務中斷,最終可能會妨礙Android手機的普及。據了解,DoCoMo還有意聯合其他移動運營商以及谷歌,對于Android應用開發(fā)人員提出限制。

  國內移動網絡也會阻塞嗎?

  如果老百姓手中的Android手機每幾分鐘發(fā)出一個控制指令,在特定情況下,中國城市是否也可能引發(fā)通信故障,電話撥不出,上網上不去?

  劉羽:中國和日本網絡情況有著天壤之別,一般來說,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我國網絡建設情況比日本好,基站數量多,覆蓋面廣,甚至地鐵站里也都覆蓋了網絡信號,但在日本,很多地鐵站都是沒有覆蓋的,每個基站需要承載的數據量更大。

  蔡孟波:這種來自Android等應用服務器和終端的周期性通信,可能是心跳通信、狀態(tài)檢查等,雖然本身的數據流量很小,但同樣會給網絡設備帶來壓力,從而影響基站、控制器和核心網等。隨著智能終端的滲透率不斷提升,以及手機用戶日常使用的APP應用數量的增加,網絡設備的壓力也在逐漸增加。這種現象在智能終端滲透率高的國家已經凸顯出來,事實上,中國的部分大城市已經出現了智能終端導致的通信設備壓力增加的情況。

  付亮:日本的3G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用戶規(guī)模穩(wěn)定,即使出現問題,他們只需調換設備,逐一優(yōu)化便可解決,問題相對單一,容易處理。而我國的人口基數大,整體網絡負荷超過日本,在目前3G“大躍進”的背景下,區(qū)域性網絡問題仍隨時可能發(fā)生。

  iPhone會干擾網絡嗎?

  此次NTT DOCOMO公司將矛頭指向了Android系統(tǒng),而iPhone在日本和全球的銷量同樣巨大,蘋果的iOS系統(tǒng)與Android的許多應用也類似。難道Android系統(tǒng)可能造成網絡擁堵,iPhone手機就不會嗎?

  蔡孟波:從通信設備的角度來說,Android和iOS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對通信設備的要求是類似的。如果iOS系統(tǒng)同樣頻繁向通信設備發(fā)出控制信號,同樣存在網絡擁堵風險。

  付亮:iOS和Android兩個智能移動系統(tǒng)存在巨大差異,蘋果的iOS更偏向于服務,而Android更側重于開放,在模式上也更容易走極端。相對來說,iOS系統(tǒng)的機型單一,只有iPhone,而Android卻存在于大部分硬件廠商的機器中,倘若谷歌對Android系統(tǒng)進行了網絡優(yōu)化,網絡壓力的減少是可想而知的。

  劉羽:Android系統(tǒng)較蘋果iOS來說更加開放,也更友好,運營商提出要求得到反饋的可能性也就更高。而相對封閉的iOS很少向別人妥協(xié)。

  WiFi“分流”管用嗎?

  目前,三大運營商都積極推動WiFi“無線城市”的建設,意在分流移動通信網絡的壓力,此舉目前來看效果怎樣?

  蔡孟波:我認為,只有“可運營”的WiFi網絡,對分流移動通信網絡的壓力才有幫助!翱蛇\營”是指WiFi與現有網絡的制式“可融合”,與現有網絡實現統(tǒng)一調度、統(tǒng)一認證、計費和管理維護。

  付亮:我國的通信網絡現處于3G、4G、WiFi、LTE“四步走”階段,每一部分都暫未穩(wěn)定。以WiFi來說,它目前只能作為補充,還不能完全分流通信網絡壓力,畢竟WiFi的覆蓋面很有限,大部分存在樓宇、咖啡廳或市中心廣場。

  LTE會根治網絡擁堵嗎?

  隨著LTE網絡在全球的逐步試點并擴大商用范圍,高移動帶寬網絡的上馬,類似的“Android之禍”是否會得到緩解?

  付亮:需求是隨著事情的發(fā)展而變化的,在現階段,3G用戶規(guī)模的增長對現有網絡帶來一定壓力,但進入LTE后,4G網絡用戶同樣也會有增長,同樣會遇到類似的堵塞事件。

  劉羽:我國才剛剛完成3G的基本組網,短期內不可能進入以LTE為標準的4G時代。急于推4G網絡,是對現有網絡資源的一種浪費。雖然日本和韓國在現有網絡條件基礎上進行提升,可以上馬LTE網絡,但這一切都還處于初級階段,目前仍然是個未知數。

  蔡孟波:采用LTE制式,移動終端的狀態(tài)在變化,加上系統(tǒng)調度時間更快,所以LTE能夠緩解移動業(yè)務應用帶來的壓力。但同時業(yè)務應用也在不斷發(fā)展并增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