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網消息,今年5月22日,以太網剛剛過完40歲生日。從剛誕生時在粗同軸電纜上運行的2.94Mbps網絡,到今天運行在光纖、銅或無線上的高速以太網,四十年來,以太網不斷向前發(fā)展、演進。
讓我們一起回顧以太網近十年來誕生與成長歷程中的重要時刻,記住所有為以太網的發(fā)明與發(fā)展貢獻過力量的人們。
2003年:以太網供電標準誕生
2003年,802.3af標準——以太網網線供電標準發(fā)布。借助這一標準,數千種產品使用同一個連接器就可以使用功能強大的以太網以及電源。如今,以太網網線供電已經在市場上廣泛應用,特別是在IP電話、無線局域網和IP安全市場。由于不用安裝另外的電源線和電源插座,這項技術標準為消費者解決了消耗大量費用和精力的問題,以太網因此更加受到人們的衷心擁護。
2004年:同軸電纜萬兆標準發(fā)布
IEEE 802.3ak——同軸電纜10G以太網標準頒布。802.3ak標準可以在同軸電纜上提供10G的速率,從而開啟了短距離、高速度數據中心連接的大門。新標準為數據中心內相互距離不超過15米的以太網交換機和服務器集群提供了一個以10G速度互聯(lián)的經濟方式。由于10G速率可以通過電口來實現,802.3ak標準為交換機和服務器的集群提供了一個比光解決方案的成本更低的解決方法,從而引發(fā)了10G產品價格的迅速下降。
2006年:非屏蔽雙絞線萬兆標準通過 萬兆價格驟降
IEEE 802.3an 10GBASE-T—— 基于非屏蔽雙絞線的10G以太網規(guī)范得以通過。10GBASE-T標準使得網絡管理員在將網絡擴展到10G的同時,能夠沿用原來已布設的銅質電纜基礎結構,并且讓新裝用戶也能夠分享銅質結構電纜高性價比的好處。由于10GBASE-T具有較大的端口密度和相對較低的元件成本,因此它有助于網絡設備廠商大幅降低10G以太網互聯(lián)的成本,這使需要更高帶寬的應用最終成為可能?梢哉f,10GBASE-T對10G以太網的普及功不可沒。
2007年:背板以太網標準公布
IEEE 802.3ap——背板以太網標準通過,該標準規(guī)定了在企業(yè)級網絡和數據中心的基于機箱的模塊化平臺中,網絡設備廠商如何在背板最遠1米的范圍內進行千兆和萬兆以太網的傳輸。標準通過之后,意味著網絡管理者可以在同一個機箱內混合匹配不同廠商的服務器或路由器刀片模塊。廠商由此可以選擇性地采購標準背板,從而更快地推出價格合理的高性能產品。背板以太網標準為設備的部署和使用帶來了極高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