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眾多移動互聯(lián)網終端產品的售價快速“平民化”,現(xiàn)代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中年輕人用戶的生活已經出現(xiàn)了極大的變化。地鐵里、公交上,埋頭專心“研究”手機的乘客越來越多,端著“超大”屏幕的平板電腦的大秀個性的潮人也不少見。在旺盛的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需求背后,城市市場的無線寬帶瓶頸效應開始出現(xiàn)。以筆者所在的城市為例,數(shù)年前3G服務剛剛推出時候,用無線上網卡上網的速度那可是“嗖嗖”的,可現(xiàn)如今,即使技術上的速率上限已經從3.1M提升到了最高21M的水平,但是連不連得上、上了快不快得了都成了讓人煩惱不已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身邊一些朋友們已經主動將手機尋找WiFi信號作為了日常使用中最重要的必做項目來執(zhí)行。到星巴克喝咖啡,WiFi密碼一定要找商家要的,到電影院看電影,排隊買票的功夫也不妨搜搜附近有沒有WiFi信號!“3G不是不好,但是速度實在有些不行,而且也沒有WiFi那么穩(wěn)定,因此只要是條件允許的話,WiFi肯定是我手機上網的的首選。”朋友W先生的手機基本上WiFi功能從不關閉,雖然這樣做手機耗電大增,但是對于他來說,WiFi所提供的高速穩(wěn)定上網特性顯然更有吸引力!斑有WiFi是按時長計費的啊,看看視頻什么的完全沒有心理負擔,要是用3G的話看部電影那得花多少錢。俊绷硗庖晃慌笥褳檫x擇WiFi找到了更加充分的理由。
但目前WiFi上網的發(fā)展狀況卻讓這些“發(fā)燒友”們有喜有憂,一方面,家庭WiFi網絡的搭建已經普及,但是隨著家庭移動互聯(lián)設備的增多,WiFi路由器背后的家庭固定寬帶的2M-4M帶寬已經顯得不夠給力了;另一方面,雖然電信、移動、聯(lián)通等三大運營商在公共場所布設WiFi熱點的速度正在加快,但是同樣基于物理支持網絡的帶寬限制,實際上用戶能夠“獨享”到的帶寬頗為有限。以筆者所在的辦公大樓為例,雖然有中國移動提供的免費WiFi熱點,但是帶寬能力著實談不上理想,看視頻時不時需要緩沖,這還是標清模式下,到蘋果App Store下載一個10M的程序需要15-20分鐘,這種速度和固網寬帶實在無法相提并論。
這種喜憂參半的局面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意味著什么?當然是商機。在從傳統(tǒng)與語音服務向數(shù)據(jù)業(yè)務轉型的過程中,運營商們曾經一度因為擔心成為純粹的數(shù)據(jù)管道提供者,但移動互聯(lián)時代的到來卻讓它們看到了全新的機會,原來在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服務之外,運營商們天然的卡號壟斷優(yōu)勢其實可以轉變成內容推廣、社交應用、媒體平臺、云計算、云存儲等眾多的全新機會。這種情況下,運營商不會再擔心帶寬快了、錢卻比第三方開放商給賺去了。
所以本周,我們看到的廣東電信的“光網戰(zhàn)略”的正式出爐——三年家庭用戶寬帶提升到百兆、政企用戶寬帶提升到千兆,全省寬帶實現(xiàn)光纖化,這些目標看起來有些讓人炫目,但卻是運營商掘金移動互聯(lián)市場的必須。因為只有寬帶光纖了、帶寬光速了、用戶對于寬帶上網的滿意度和依賴性才會不斷提升,也只有他們越來越依賴上網,移動互聯(lián)的需求才會不斷增強,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用戶用了3G反而更需要WiFi一樣。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