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頻段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的設計

相關專題: 無線

(汪春霆、王愛華)





  70年代后期,國外一些空間研究機構就開始致力于開發(fā)新的空間技術,以拓寬衛(wèi)星通信的應用范圍。由于L、C、X、Ku等頻段不能滿足高速、寬帶、小口徑終端等應用的需求,當時就已把開發(fā)Ka頻段衛(wèi)星通信技術列為研究項目。經過20多年的研究與試驗,Ka頻段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已進入實用化階段。

1系統(tǒng)特性

   
Ka頻段的優(yōu)點是可用帶寬寬,干擾少,設備體積小。因此,Ka頻段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可為高速衛(wèi)星通信、千兆比特級寬帶數字傳輸、高清晰度電視(HDTV)、衛(wèi)星新聞采集(SNG)、VSAT業(yè)務、直接到家庭(DTH)業(yè)務及個人衛(wèi)星通信等新業(yè)務提供一種嶄新的手段。Ka頻段的缺點是雨衰較大,對器件和工藝的需求較高,但這些都可以采取相關技術手段予以克服?傊琄a頻段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主要是在提供雙向多媒體業(yè)務方面具有較大優(yōu)勢。

(1)網狀和星狀拓撲結構
為了提高頻段利用率,減少時延,直接到用戶(DTU)鏈路一般采用網狀網,與公網(PSTN、ISDN等)互連的鏈路則優(yōu)先采用星狀網。

(2)開網和閉網
開網一般用于公網,閉網則用于特殊用戶的專網。

(3)標準協(xié)議
多種傳輸協(xié)議共存,尤其是當同一用戶需要多種業(yè)務時,大多數Ka頻段系統(tǒng)選擇ATM或準ATM協(xié)議。

(4)多波束覆蓋 為了提高衛(wèi)星等效全向輻射功率(EIRP),Ka頻段衛(wèi)星波束一般較窄(1°~2°)。因此,若要覆蓋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需要設置多波束。

(5)頻譜可多次利用 由于是多波束使用,頻譜利用率高。

(6)星上處理及交換。

(7)傳輸速率范圍寬。

(8)小用戶終端 在同等條件下,其用戶終端要比 C/ Ku頻段的小。對DTU鏈路來說,典型的無線口徑為0.6~2m,具體取決于鏈路余量及所處雨區(qū)。

2信道預算及仿真

   
鑒于Ka頻段系統(tǒng)在頻段、信道特性、空間資源、應用業(yè)務等方面的特點,在進行信道預算時,可利用仿真軟件來模擬各種信號處理、濾波器、非線性放大、混頻等通信環(huán)節(jié)的性能特性,進而仿真出各種系統(tǒng)性能。美國RST公司的ACOLADE仿真軟件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傳輸鏈路層仿真軟件包,主要用于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仿真,比較適合衛(wèi)星通信傳輸鏈路設計。它采用層次化框圖結構表示欲仿真的通信系統(tǒng),利用計算機仿真通信系統(tǒng)的信息流波形。ACOLANE仿真可以分成4個基本步驟:(1)用信號流框圖建立系統(tǒng)仿真模型;(2)產生代表各種信號的樣本函數;(3)根據系統(tǒng)組成的功能框圖,進行離散時間信號處理;(4)存儲仿真波形,處理后獲得系統(tǒng)各種性能指標。

    下面我們利用ACOLADE仿真軟件進行Ka頻段衛(wèi)星通信鏈路性能仿真。用一偽隨機信號發(fā)生器作為數據源模型,產生數據比特流,該數據流經級聯(lián)編碼器送入
QPSK調制器。級聯(lián)編碼器用 (256,223)Reed-Solomon碼作外碼,用約束長度為人碼率為1/2的卷積碼作內碼。固態(tài)放大器(SSPA)的
AM/AM、AM/PM特性參照Ferranti公司的SSPA特性,行波管放大器(TWTA)的AM/AM、AM/PM特性參照INTELSATTWTA特性。上/下行鏈路噪聲均用高斯噪聲源模擬產生。接收機為一個積分清洗匹配濾波器后接一個檢測器。

   
系統(tǒng)中各點信號的復包絡可通過多個正交星座圖(I/Q)進行觀測。可以看到,發(fā)射機輸出瑞信號由于沒有噪聲和任何失真,星座圖為一個標準正方形。信號經過非線性SSPA后,出現一些波動和失真。到達接收機輸入端的信號由于疊加了上/下行鏈路噪聲及星上TWTA的放大,出現較大波動和失真。收端IIR濾波器用來濾除帶外干擾和噪聲。從接收機輸出星座圖可以看出,當Eb/No增加時,該星座圖變得越來越清晰。

    Ka頻段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鏈路預算方法與C/Ku頻段基本相同,主要區(qū)別在雨衰。Ka頻段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鏈路可用率范圍為99.5%~99.8%,其雨衰的典型范圍為6~9dB。因此,不能簡單地通過增加星上EIRP來克服雨衰。由于以下原因,通過采用自適應編碼技術,可以在獲得較高系統(tǒng)容量的情況下,提高系統(tǒng)可用率。

(1)與天線波束覆蓋區(qū)域相比,降雨區(qū)(大雨)很小,典型值約為5%,因此兩個用戶同時處于雨衰區(qū)的可能性較小。

(2)由于雨衰的速度較慢,典型值為0.5~1dB/s,地球站有足夠時間來識別和補償雨衰。

3設備研制

   
典型的Ka頻段系統(tǒng)由中心站、遠端站及星上轉發(fā)器組成。我國目前首先要解決Ka頻段的相關射頻器設備的設計和制造。由于中額及基帶設備基本可與C/Ku頻段系統(tǒng)通用,在高速調制解調器應用方面,Ka頻段又具特殊性,下面只介紹對Ka頻段射頻設備和高速調制解調器的考慮。

3.1Ka頻段射頻設備

    Ka頻段射頻設備主要由接收機、變頻器及功放等部件組成。

    (1)20GHz低噪聲放大器

   
基本要求是要具有盡可能低的噪聲系數和盡可能高的增益。達到上述要求的最核心器件是低噪聲放大器本身。早期的放大器一般用場效應管(FET),近幾年主要采用高電子遷移率管(HEMT)或異質結管(HBT)與FET器件相比,HEMT器件在高頻段(如Ka頻段)表現更為出色,具有更低的噪聲系數和更高的增益。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MIC)性能的進一步提高,使Ka頻段射頻設備的體積更小,性能更好,成本更低。但Ka頻段MMIC對設計、工藝等要求過高,在我國應用還相當困難。因此,在研制20GHz低噪聲放大器時,應采用HEMT與現有MMIC相結合的方式,即低噪聲加高增益。

    (2)變頻器

   
主要由本振、混頻器、濾波器、放大器及室外電路等組成。從電路形式上看,可以采用微帶,也可以采用波導。由于微帶電路體積小、重量輕,便于與外圍電路連接,所以宜采用微帶結構形式。

3.2高速調制解調器

    目前,國外300Mb/s和650Mb/s的衛(wèi)星高速數傳系統(tǒng)已投入實用,主要用于航天測控通信數據的傳輸,1Gb/s以上高速數傳系統(tǒng)正處于研究階段。我國正在研究地面和星上30MMb/s高速調制解調器。

    (1)關鍵技術

·    并行數字處理技術
主要是為了提高系統(tǒng)集成度、降低設備成本及對器件的要求,并在電路設計中將各種工藝類型的器件進行合理組合,滿足星載設備的低功耗和小型化需求。

    ·并行數字成形濾波技術
由于受存儲器硬件特性的限制,不能利用已有的數字成形濾波方案,為此,需專門設計一個基于并行查表的數字濾波方案。

    ·并行糾錯編譯碼技術 采用RS為外碼,卷積碼為內碼的8路并行處理編譯碼方案。

·    微波載波恢復技術
采用反饋式載波相干恢復電路。即采用并行數字處理技術來提取載波,然后將其反饋至壓控振蕩器(VCO),以控制VCO相位,完成載波恢復和跟蹤。

·    高速時鐘提取技術
采用反饋法數字式時鐘恢復電路。

    (2)主要技術指標

    調制方式:QPSK 幅度不平衡度:≤1dB

    輸出頻率:1.2GHz 相位不平衡度:≤±2°

    載波抑制:≥30dB 載波捕獲范圍:±1MHz

    雜散抑制:≥50dB 時鐘捕獲范圍:±50kHz

    解調中頻:1.2GHz 誤碼率特性: Eb/No= 9.5dB

    Pc≤1×10-8

4建議

  
我國的Ka頻段衛(wèi)星通信技術目前還處于研究階段,地面相關設備及星上轉發(fā)器的研究工作在九五期間已經展開,部分專題已取得突破。但在功放、體積、重量等方面,因受器件、工藝、儀器等因素制約,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別,離實用化有較大距離,因此建議:

    (1)加快Ka頻段星上/地面關鍵技術及關鍵設備的研制,盡快形成試驗樣機。除透明轉發(fā)器外,對星上處理轉發(fā)器的關鍵技術也需抓緊立項研制。具體項目主要有:20/30GHz低噪聲放大器、變頻器及SSPA和TWTA放大器等;固定及掃描多波束無線;基帶處理及交換矩陣;低成本地球站終端。

    (2)盡快安排Ka頻段轉發(fā)器(哪怕是透明轉發(fā)器)的搭載技術試驗,以便開展相關試驗工作。如近期不能實現,也應利用外星Ka轉發(fā)器(同步星或低軌星)開展試驗工作,逐步積累使用及設計經驗。

    (3)進一步重視Ka頻段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仿真及專題仿真設計工作。在設備全面開展應用之前,利用先進的仿真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現問題,并為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提供依據。

    (4)抓緊Ka頻段傳播試驗工作,建立我國目已的Ka頻段雨衰模型。由于Ka頻段的最大缺點是雨衰較大,要有效克服這一問題,首先必須了解各地區(qū)的雨衰情況,建立準確的雨衰模型。

    (5)Ka頻段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軍事應用前景巨大。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立項,研究如何進一步拓寬Ka頻段的軍事應用。

    (6)從長遠發(fā)展考慮,國家應盡快開展相應的Ka頻段儀器設備、測量方法以及關鍵元部件的配套研究。





摘自《電信快報》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